首页 > 资讯中心 > 艺术家 > 作品推荐 > 详情

资讯中心

童艳杰

作品推荐 发布于:2020-09-08

正值盛年的童艳杰,在京城拜师学艺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而她在这条艰辛的求艺之路上遇见了两位贵人——一位是李可染嫡传弟子李小可,一位是中央美院教授贾又福。在两位导师的悉心的教导下,童艳杰为艺术打下了夯实的基础。童艳杰的山水画之路是从中国的传统出发,通过探索与创新又把传统绘画精神中审美格调与情趣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致使她的作品在艺术语言和精神追求上指向当代。


她继承吸收并强调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各种笔法墨法,巧妙的切入了自己对时代气息所呼唤出的情绪与热情,以自己个性的艺术方式传达出不同于古人和前人的山水精神。同时她创造性的将表现云雾的皴法编织进山水的笔墨图式和语言特征中,以勾皴之笔描绘云雾的飘渺流动之感,表现出山水画中豪情万丈、流云横渡的时代情愫。

从艺十余年,童艳杰谨遵老师的教诲“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深入学习传统,领悟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精髓,掌握笔墨要义。在自我的独立思考与创作能力下,经过数年的摸索,探究出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思路——以云雾的处理来塑造与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技法“云雨皴”。


中国画的笔墨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点画之间通过皴擦点染,把笔墨本身的力度、韵律生发出生命感。童艳杰以皴法研究为突破口,精心梳理认真揣摩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用笔与云雾画法,借助其精湛的笔墨造诣,通过精炼而富有质感的笔致统筹了传统国画技法中的几十种皴法,以借古开今的审美气度对传统皴法进行改塑、整合,由此自然形成了自己的“云雨皴”。

“云雨皴”,以云雾不同寻常的状态带有扑面而来的感染力,给予了山水画别开生面的艺术气质。此外,童艳杰的“云雨皴”其创作流程也与常人不同。她颠覆了前人的作画程序,以云为出发点,将云雾率先出现在画面之上。这种创作程序是普通画家想都不敢想的,不禁让人大开眼界。


常规画云是先将山水实体画完后以留白作云雾的处理,这也就是齐白石所提出来的“计白当黑”。然而童艳杰对“计白当黑”又有不同的认知,她注重留白的构图与表现形式,以更为主观化的审美意识,将虚无、察觉不到的物质当作表现对象先介入到画面中,成为取胜的关键。留白处理是否得当,关乎作品中的气韵与脉络,故而童艳杰将云雾为描绘对象,在布白前置的表现手法创作独特的“云雨皴”。

童艳杰把虚体的云雾看成实体来对待,将云雾比作具象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体积感的东西。她作品中的云雾或似蛟龙出海,或如凤凰回眸,或像孔雀展翅,或若万马奔腾……形状各异都装在她的心中。云雾在画面上是有生命的,它律动的状态,活脱的样貌,没有任何障碍与阻塞,这样极具灵动的洒脱,给人龙腾虎跃的感觉。

而这云雾的灵感来自于她细心观察的天空,空中云的若干个自然状态皆是画中的原型,比如风中的云、雨前的云、晴天的云、微风的云等等。云飘荡在天上的感觉,像是嫦娥奔月 像是仙女下凡,唯美而曼妙。

画中被丝绸般的云雾盖着的山石隐约从中漏了出来的,作品中的百草树木似清泉般从云中流出,童艳杰把云雾的元素放大,把云雾的细节与状态拿捏的十分精准。将自然与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笔墨交汇的“云雨皴”,纤而不弱,刚而不燥,浑成一种实中有虚、含蓄蕴藉的个性化笔墨语言。

借助苍茫的“云雨皴”,凭藉出类拔萃的文化修为,童艳杰更为地道地演绎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文化。无论是技法上的出新精到而又丰富的层次感,还是诗意山水中的文化含量,童艳杰都能以非同一般的笔墨处理将山水云雨的分量感、体积感表现出来,展现出她天资卓越的艺术造诣。

近年来童艳杰的山水画愈来愈受到学术机构的认可与藏家的青睐,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的艺术奖项并出国举办个人展览。在扎实的传统功底中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精品,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加入中美协后,不甘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追求更高的艺术之路进入故宫博物院做文物修复师,继续深扎于传统并以此为己任,给自己定下任务——要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或许就是在这种责任感的鞭策下,童艳杰以加倍的努力与思考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开创出占据中国美术史方寸之地的“云雨皴”。相信在今后的岁月中,童艳杰以非凡的山水气象和笔墨技法,在内质上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品位的。她的名字如她的山水内涵一般,在中国山水画的从艺之路上攀越更高的艺术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