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艺术家 > 艺术家语录 > 详情

资讯中心

吴泉棠 | “文风画脉,时代气象”久藏美术馆开馆暨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艺术家语录 发布于:2023-11-24

展览名称

“文风画脉,时代气象”

久藏美术馆开馆

暨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主办单位

燕郊高新区社会事务办公室


承办单位

北京久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河北久藏拍卖有限公司

山东久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靓涌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百草间(江苏)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悦珂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

2023年5月18日10:00


展览地点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北大街102号

久藏美术馆


特展艺术家

孙其峰  邵大箴  华   拓  章   飚

江   枫  王海鲲  范   扬  雷甲寿

卢禹舜  寇月朋


特邀嘉宾

单国强  刘尚勇


参展艺术家

白   锐  常   欣  陈   明  柴发林

董玉新  杜学辉  陆   倩  方   增

范   立  黄馨胜  刘   钻  李   洋

李   伟  李   桦  连胜群  刘晨光

蘭   公  梅跃辉  彭国昌  任宝魁

单玉清  唐朝轶  童艳杰  吴泉棠

宛少军  王克勋  姚瑞江  杨   娜

杨   军  郑铁兵  赵   镭  张兰石

张秀明  翟健佐

(按照姓名字母排序)


策展人

秦   元  路文旭






吴泉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红墙艺术家,中国海外艺术文化推广大使,北京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彩乡情创始人。荣登2019年胡润艺术排行榜第21位,作为艺术家代表跟随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先生走访18个国家推广中国文化,被国家授予“中国海外文化推广形象大使”。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崔子范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重彩乡情山水美学探究

——谈吴泉棠的山水画

文/贾德江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文化艺术的空前活跃 ,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画坛 , 迎来了中国画呼唤改革、实践改革的第三次高潮 , 其深度和广度是前两次无可比拟的。百家争鸣 , 百说林立 , 其讨论中心是如何解决创作中的中西关系 , 传统与现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 以及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中国的美术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 不同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的艺术追求 , 相互撞击 , 无论是题材的开掘还是形式的创新 , 乃至内容的深化 , 无一不在考验和激励每位艺术家。画家吴泉棠正是在这样的大潮之中开始了他山水画创作的艺术探索。


        吴泉棠是一位善于思考、思路开阔、勤于实践的艺术家 , 关注改革的大讨论使他汲取了理论的营养 , 没有盲目地去充当"反传统的好汉“袭传统的老路。他力求对传统精神从宏观上进行把握 , 理解其精髓 , 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绘画加以改造、升华 , 进行时代的选择 , 去溶解西方对我有用的东西 , 为传统开辟新的领域。



        吴泉棠早年专攻花鸟画 , 又经过高等学府中国美院的基 本功训练 , 已得传统绘画之精髓 , 笔墨功力坚实。20多年的艺术实践 , 使他在写意花鸟画方面已取得不菲的成绩。也许为了圆他童年追求的梦 , 也许是他游历欧洲各国时 , 受到法国乡村油画的启迪 , 他改弦易辙转入山水画里程 , 大约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如果说他的花鸟画艺术偏重于对传统的沿袭和继承 , 那么 , 他的山水画从一开始便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语言的表现两个方面对传统予以改造和突破,注重于描绘自己的感受和印象 , 强调自己感情的抒发。


        他没有像古代文人那样去画几无人烟的观念性山水 , 也没有像他的同代人那样走进名山大川去画长林崇岗、旷野高山 , 更没有像 " 全盘西化 " 派那样照搬西方潮流 , 毁灭传统精神 , 而是拉近了自然与人生的距离 , 把日渐消失的江南老房子和农家民居生活纳入他的山水画创作领域 , 古老而又纯朴 , 亲切而又鲜活 , 从而开拓了山水画内涵与外貌的新天地 , 创造了足以发当代观者爱乡土爱祖国之情、 兴建设家园之恩的新山水画图景。



        描绘江南民居和田园风光的作品 , 是吴泉棠作品的全部。 那里的房屋具有徽州民居的特点 , 多是粉墙黛瓦 , 但又不同于江南水乡 , 少有小桥流水 , 房前屋后多有棕榈、芭蕉、竹林、 池塘、石墙、石阶、石径和鸡、鸭、狗、牛等家禽家畜 , 这就是吴泉棠的家乡一一浙江西部农村的景象 , 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正如他本人所言 " 我的每幅画 , 都是我童年的一个故事。我爱我的家乡 , 我要用感情来赞美它。" 他的画幅幅都是田园的牧歌 , 他的画幅幅盛满浓浓的乡情。如果说 , 吴泉棠山水画题材的开拓源于他的家乡情结的话 , 那么 , 他山水画形式的创造则得力于他理性的思考。



        他没有选择水墨写意的语言去表现他的乡情 , 他担心一昧地率意挥发而收不住 , 会流于粗糙和空泛 ; 他也没有选择青绿山水的语言去一味工细而近乎匠作 , 会使画面板滞而失去生气。他凭借对传统山水画下过的工夫及对家乡自然景观独到的观察与感受 , 选择了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方法 , 即工细笔法 ( 工细勾勒与渲染 ) 与率意笔法在一张画里的并用 , 以笔墨的丰富性、表现自然的鲜活性和色彩的润泽明丽见长 , 以表现轻音乐般的幽雅精致为美学特色 , 在极工极简、主观客观及墨色关系诸端之间中和相谐 , 以营造一种清新、逸岩、宁静、安详的氛围 , 使 那些极普通的民居、 乡野、田园、林木被赋予了特殊的人文风采。


         吴泉棠在创作初期即以一种革命的姿态出现 , 在那幅著名的《石墙清幽》( 1997 年 ) 中 , 便以工整的笔法勾勒石墙 , 没骨的写意点虱树叶 , 大胆的色彩渲染和充满内在旋律的构成 , 揭开了自己艺术探索的序幕。此后 , 吴泉棠又创作了《记得那年金秋时》、《老屋》、《老乡情》、《故乡情思》等一系列的民居、池塘、田园为基本内容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 , 画家采取的是俯视构图形式 , 表现的多为近中景 , 有大面积的重彩渲染 , 也有墨笔勾画 , 而以精致的勾勒、点虱和支皮擦为骨 , 强调平面分割 , 淡化空间纵深 , 具有很强的稳定感。白墙黑瓦特色民居 , 是画面的主体 , 几乎呈几何的方形 , 形成不同面积的白与黑 , 间以不同形状的各种树木、花草 , 使画面形成疏与密、曲 与直、线与面、浓与淡、色与墨的多层次对比。

        有时候 , 画家还有意把景物排列成规则的方形、圆形或将方、圆构置于一个画面中 , 使人一望就知是画家有意分割、刻意构成的黑白灰关系 , 从而造成作品较浓的装饰意味。这种明显的平面构成和装饰性强化了作品的统一和节律 , 赋予画面以诗意和形式感 , 成为吴泉棠的一种程式。这种程式构成了吴泉棠 "重彩乡情山水"的艺术个性和主要特色。排列有序的工笔画法带给画面以沉静和描绘性 , 率意笔墨带来了活泼与概括 , 能将二者结合得如此和谐 , 尤表现出画家的才智和把握整体的能力。


        吴泉棠以明丽的绿色、黄色与白色、黑色相呼应 , 形成黑白灰种种色调 , 有对比有统一 , 不零乱不琐碎 , 映射出江南乡村鲜明而富于诗意的生活。画家在整体构成上描绘工整而富于规则 , 但在局部又是夸张而抽象的 , 他以简洁的线条和色彩提炼 , 组合出现实事物之象 , 有着极为确定的表现力 , 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我们从他的作品中 , 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笔墨之美 , 西方绘画的构成之美 , 融合中西的色彩之美 , 还隐约地感觉到他从年画、古版画等民间美术中所获得的灵感。他的创作已打破了山水、花鸟、人物的界限 , 将江南老房、池塘、菜园、 牲畜、果木、石径、人物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把我们的视线引向田园与农家之内 , 引向村民富足、稳定而又自然生息的生命状态。


        吴泉棠以一种民间的立场实现了对传统绘画的颠覆 , 他用浓重的色彩、有规则的平面构成、充满泥土气息的符号完成了对江南田园山水的歌咏 , 为自己确立了新的美学原则。这种民间的立场为他的作品带来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以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他人的全新绘画语言把握住了江南农村园林的本质 , 田园上的民居庭院、茂盛的果木、劳作的人们、嬉戏的儿童 , 无一不以一种诗意的陌生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个有着农村生活经历的人 , 都会体验到那里面所涵蕴的激情和深意。


        无疑 , 吴泉棠在这里明 确了自己的艺术目标 , 确立 了自己的绘画价值取向 , 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语言系统 , 完善了自己绘画美学框架。他的作品以一种对自然的亲和 , 以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独特的笔墨情韵 , 以对心灵憧憬的表达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 而成为引人瞩目的绘画现象。

        画史上并不乏 " 痴情 " 的名家巨臂。凡有成就的画家谁能少得了对艺术的痴情呢 ? 但吴泉棠不仅痴情于艺术 , 也痴情于他的故乡 , 沉洒于那里的房舍、田园、人们以及那些错落交织的线与形、几何的色块和含有强弱节奏的形式因素。因此 , 他的画也有 " 痴趣 " 。也许正因为他为人的憨厚、诚恳和质朴 , 才决定了他艺术的敦厚自然的基调。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对作品有 " 芙蓉出水 " 和 " 错彩楼金 " 的品分 , 吴泉棠的画当归前属。他的重彩 乡情山水都颇具天然朴拙的情趣 , 不造作 , 不矫饰 , 不吞吐 , 不曲折 , 不含糊 , 直率中略带稚拙 , 自然中显露天真。仔细揣玩 , 意蕴深邃。我观赏他的画 , 不禁想起李白那 " 小时不识月 , 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 , 飞在青云端”的诗情 , 感受到 一种童心的天真、烂漫、朴拙和可爱; 又联想到那脸炙人口的《静夜思》、《送王伦》等诗篇 , 觉得那感情是朴素而真挚的。


        大凡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艺术作品 , 总都带有几分稚趣或一些古朴之风 , 这也许是因为人在童年时代还不善于掩饰内心的真迹 , 于是总会撩动观者的心 , 而引起种种微妙的共鸣。天然不是乏味 , 朴拙亦非板滞 , 正像吴泉棠的为人 , 在他质朴、憨厚的另一面 , 还有耿介、倔强和智慧。这恰恰孕育并形成他绘画艺术中的神髓 , 使他的画具有强健的骨力和勃发的 生机。美学家习惯于把美粗略地划分为壮美和优美两种类型。壮美乃阳刚之美 , 如 " 骏马秋风塞北 ", 优美为阴柔之美 , 若 " 杏花春雨江南 " 。吴泉棠是偏于优美的 , 有很强的叙述性 , 这种优美既有江南山水画中篱落小院的清幽和秀丽 , 还有略带北方景致所特有的清旷。吴泉棠的画看上去平和隽永 , 其精神和力量不是藉剑拔弩张的形势或用笔的激厉去声张的 , 而是悄悄地使之隐含于其中 , 透过整体的气韵传达出来 , 形成内在的骨力。吴泉棠不少精彩的画幅都灌注了这一精神和力量。


(作者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副社长,著名美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