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资讯 > 综合新闻 > 详情

资讯中心

扎根于生活,立足于写生——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

综合新闻 发布于:2023-10-12
作者:冯松龄来源:参考消息


“一颗心总是热情激荡。”这是普希金在诗歌《致画家》中对画家的赞颂褒奖,更昭示着艺术家发自内心的深切理想。近日,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潘义奎油画展”上,80多幅潘义奎近年所写生、创作的精品力作油画作品成为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作为“唯一”被授予国际尼古拉·列里赫奖章的华人艺术家,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愿意把创作目标聚焦于中国西北和中西文化交流上,用本真的热忱,呈现着对现实生活与平民大众的深度关注。他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自己绝不仅要做一名画者,更要尽己所能地用艺术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谈艺术创作:每天的调色盘必须是湿的

为找到油画的本源问题,潘义奎毅然选择到俄罗斯求学深造,并拜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瓦列里·列德涅夫先生门下。这段求学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最主要的东西,用大的、迅速的笔触,用很薄的色彩铺满画面,一下子就把色彩的空间关系拉开,然后再在大的色块里找小的变化……”潘义奎说,在他第一次跟随老师写生时,就被老师熟练的创作手法震撼到了,而要想具备这样的能力,潘义奎也总结出了方法,就是每天不停地创作。

“我的调色盘每天必须是湿的。”潘义奎说,在俄留学期间,他经常清晨五六点就跟随老师出发去画画,把别人还没有看到的好风景画下来。

作为一个从大西北出来的娃,由于家里贫寒,从小吃了不少苦,潘义奎靠自己的奋斗,半工半读,走到今天实属不易。而正是这个过程,造就了潘义奎踏实、肯干的性格。“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的,绘画也是,我觉得通过我的努力,通过我的探索,通过扎扎实实地去写生得来的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

如今,作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的他依然笔耕不辍,搅动调色盘也将成为他一生的生活习惯。此次展出的《长城》《奔腾的骏马》等多件巨幅作品,均为近期创作。


谈文化传播:做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油画是世界性的语言。中国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既要掌握油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又要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何将西方油画的本体语言跟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潘义奎一直研究的课题。

求学归国后,潘义奎到甘肃画院工作。其间,他创作了大量有关西部风土人情的作品。由于他从小学习书法,中国的写意精神对他影响很大,加上中国西北厚重的本土文化,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有了这段留学经历,他开始探索用西方的艺术语言表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为进一步探索文化融合的表现形式,他策划了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俄罗斯画家画敦煌、意大利雕塑家雕敦煌等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在俄罗斯画家画敦煌活动中,他邀请了俄罗斯老中青18位艺术家,在敦煌历时一个多月,进行沉浸式游历、思考、创作,将他们心中的敦煌表现出来;在意大利雕塑家雕敦煌活动中,他邀请了一批意大利雕塑家去敦煌观摩后再创作,把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动物等平面元素,根据印象创作成立体雕塑。这些雕塑作品既体现了西方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又体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潘义奎说。

“中国文化引进来、走出去是一个双向的、互惠互利的过程。”潘义奎说,我们应该敞开心扉,与其他国家多交流、多合作。“艺术是无国界的。通过艺术推动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从而拉近国家之间的距离。我们与每个国家都能找到合作的契合点。”


谈绘画教育:让写生贯穿于艺术创作始终

“夜幕下,窗边的尼娜是出神的。她悠然捧着的或许就是那本咏叹夜的诗集,静静、默默、轻轻地依偎在诗意里……”这副《尼娜的夜晚》悬挂在中国国家画院,引来不少观众在画前驻足。而仅凭这一幅肖像,潘义奎高超、醇熟的绘画技法就卓然呈现。潘义奎说,要用最真实、最鲜活的形象去打动观众,这一切都来自他对写实的追求。

针对当下存在的“照片画家”等绘画教育培养的问题,潘义奎说应该回归写实精神。“按照片去临摹,这不是艺术的规律。”潘义奎说,投机的心态有时候可以是“智慧”,但艺术家应坚决摒弃。

“一些国外优秀的大师常常将一幅大的作品融入好多小的写生作品,而每一个人物肖像,都是他写生出来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他说,如果不去锤炼本体语言,只是一味地去依赖于照片,我们会越走越远。画面的色彩不是自己想出来的、造出来的,只有通过写生,画面才能永远鲜活。

“写生是贯穿于艺术始终的。作为画家,每天能够接触到画笔,每天能够闻到颜料的味道,是很幸福的,现在我哪怕工作到很晚,回去也要在工作室动笔。所以我一直没有停下画笔,这也是老师对我的要求。”潘义奎说,画笔绝对不能停,工作再忙也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