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资讯 > 综合新闻 > 详情

资讯中心

《孔子杏坛讲学图》中的教育思想

综合新闻 发布于:2023-09-10

作者:郑学富来源:中国文化报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

《孔子杏坛讲学图》为明代画家吴彬绘。绢本,设色,纵125厘米、横62厘米,现藏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画面内容为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从画的特点、内容以及人物的形态、服饰可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之前,“学到官府”,要想读书求学,必须到官府,那是贵族官僚子弟的事情,穷人家的孩子是享受不到教育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创办私学、收徒授业的人,他培养了一批儒学传承人。《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吕氏春秋·遇合》也称:“委贽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造成的,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杏坛讲学图》的作者吴彬,字文中,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万历间以能画荐授中书舍人,为宫廷画师,是生活在明代后期的一位知名画家。此图人物面容庄重古朴,形体伟岸;衣纹排叠遒劲,设色古雅,充分体现了画家不同凡响的艺术底蕴和功力。背景以暖色调黄色为主,体现了孔子师徒关系融洽、亲切和雅致、和谐的讲学环境。孔子端坐在中间一张圆形矮榻之上,弟子们分两旁坐于蒲团之上,说明师生有别、讲规矩、重秩序。体现了孔子儒家学说的“礼”和“仁”,“礼”为道德规范,“仁”为道德准则。左侧一弟子双手合抱于胸,或是发问,提出疑难问题。孔子面向于他,像是单独解答他的提问。这一细节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了解和熟悉弟子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弟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教育弟子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举一而反三”;或是这位弟子腼腆,不善于提问,孔子主动让他提问,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风。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图的前方有两位比较年长的弟子,说明孔子招生没有年龄限制,孔子的弟子很多,年龄各异,最大者仅比孔子小4岁,最小者则比孔子小53岁。从图中看,四位弟子尽管都是着大领广袖长服,发用蓝布挽髫,但是衣服颜色不同,其中三弟子穿灰服,一弟子穿红服。这说明弟子的地位和经济状况也不一样。这一点集中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如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来自商人之家的,如子贡;有来自“贱人”家庭的,如冉雍;还有居陋巷的颜回,衣蔽缊袍的子路,安贫乐道的原宪等。

孔子后面一屏风耸立,屏风后是生机盎然的杏树,杏花绽放,姹紫嫣红,这代表孔子讲学之地——杏坛。春意盎然的景象也给严肃的讲学画面增添了几分春天的气息和活跃的气氛。杏坛位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孔子讲学之处。孔子在教学上践行他的理念,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弟子。他爱护弟子,弟子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在此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培养了一批儒学传承人。《孔子杏坛讲学图》以孔子设教讲学为题材,采用写实与浪漫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用形象生动的绘画语言,塑造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