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展览 > 艺术展讯 > 详情

资讯中心

“画马人”刘勃舒艺术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

艺术展讯 发布于:2023-07-25
作者:王磊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在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刘勃舒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承办,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美术报》社协办的“继承·坚守·创新——刘勃舒艺术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风堂开幕。展览全面展出了刘勃舒一生的临摹、创作、写生、手稿等各类作品约160幅,以及其各个时期的生活图片和重要的文献资料。

刘勃舒是原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的第二任院长,是徐悲鸿先生的关门弟子,是新中国培养的中国画大家、美术教育家、卓越的美术界领导者。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刘勃舒以对民族、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和热爱,积极倡导继承、坚守、创新,坚持人民立场,坚守民族精神,主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影响了一个时代,继徐悲鸿、李可染等老一辈艺术家之后续写了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表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刘勃舒195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践行徐悲鸿先生“改造中国画”的艺术思想和教学理念。20世纪80年代,刘勃舒先后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肩负起带领美术界同仁探索中国画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刘勃舒的艺术,对深入理解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乃至新中国美术的发展规律,具有重大意义。他谈道:“今天,我们研究勃舒先生及其艺术,重在理解他对中国传统美术精神的继承与坚守,重在探讨他在既有法则基础上生成新笔墨、新图像的创新创造,更是重在将勃舒先生的艺术精神与新时代美术繁荣兴盛的目标理想相融合,并从中获得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启示和力量。”

本次展览分为“天才逢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用我法”“无我无法”五个部分,分别呈现了刘勃舒童年时期、求学时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期、在中国画研究院任职期间以及从未面世的晚年病中信手写意作品。更为难得的是,除了中国国家画院自身藏品,展览还借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刘勃舒20岁时创作的作品《套马》以及人物历史画。加之长达40分钟的艺术记录片,展览立体生动地串联了刘勃舒“坚守自在从艺,潇洒随性做人”的本真人生和几十年艺术探索的轨迹与心路历程。

刘勃舒夫人何韵兰对参与展览的各方工作人员和前来观展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感谢,她深情地说道:“我觉得今天大家不是来看刘勃舒的展览,而是来看刘勃舒的,一周年了,他走了吗?没有。他的作品、他的精神、他的追求、他的理想都在今天的展览上得到了呈现。刘勃舒是幸运的,在徐悲鸿先生的教导下,他没有让‘神童’的桂冠成为枷锁;到中央美术学院后,他融入了一个平等友爱的大家庭,以爱艺术的心继续他的人生历程;承担中国画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重任时,前辈们的精神和学养影响了他,使他成为承上启下的力量。前辈对他的教育、时代对他的抚育,和他自己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个非常有特点和个性的画家。这个展览真实地呈现了一个画家的艺术人生,更展示了他生病后将传统笔墨精神融入血脉、发自内心创作的涂鸦作品,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可以作深入研究的项目,我想代表刘勃舒感谢中国国家画院所作出的贡献。”

2015年12月,刘勃舒向中国国家画院捐赠了一批代表作品,捐赠奖励金全部用于对其作品的展示和研究。在刘勃舒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国国家画院策划了“刘勃舒艺术研究项目”的系列活动,除本次展览外,还包括出版《刘勃舒研究文集》、制作纪录片《立马乾坤独往来》,以及展览当天举办“刘勃舒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近20位美术界专家学者就刘勃舒的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人格风骨、社会影响、对美术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览将持续至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