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资讯 > 资讯预告 > 详情

资讯中心

只此青绿,唯见丹青,那些渲染山河的美都在画上

资讯预告 发布于:2022-02-14

今年春晚,令人惊艳、至今难忘的莫过于那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青绿长裙摇曳,高耸发髻端娴,步步生莲,缓缓转身,似青山慢移,如重峦般叠翠;挥袖轻舞,好像风吹山林的形态,又若瀑布流转山间的痕迹,一颦一笑中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只让人叹一声:好美!

艺术的共融与相通是《只此青绿》创作的基点,而它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千古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绘青山绵延、水波浩淼、林木密布、村野有序,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色人物置于其间,在咫尺尽显千里姿态。恰似台上的舞者所演绎的那般恢宏大气而又柔美婀娜,展现出中式美学中的沉稳内敛与青绿山水的明丽绚烂。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源于宋代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创作,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为宋代至长的画卷,是十大绝世名画之一。

青绿之色,源于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用以表现山石以及树木的苍翠和浓郁。

青绿山水,传统中国画的经典技法之一,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青绿山水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后至近现代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陈佩秋等发扬光大。

而今当代画坛,青绿山水也有了很多广阔的发展。

01

华拓

新金陵画派传人

江苏省国画院二级美术师

山水画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当代青绿山水领军人物华拓在继承传统青绿山水画用色的前提下,又汲取了张大千的泼彩画法、钱松喦的小青绿画法,并从油画、水彩画中受到启迪,创造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绘画语言。华拓在青绿山水画法中糅合了水墨写意或泼墨或泼彩或没骨的画法和趣味,显得精工之极又有逸气。他创造了—种介于工写之间的青绿山水画,其色彩处理显得比以往更加沉着、凝重而清气流衍,线条的笔法更见功夫,细巧求力、刚柔相济、疏密有致,有着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华拓 《山居图》

02

方增

张大千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青绿泼彩山水,以泼彩与青绿的碰撞增设了画面的虚幻效果,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给人在瑰丽中予以浪漫。

方增 《千峰竞秀》

作为大千再传弟子的方增对于这项技法的传承与创作更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用泼彩融入青绿山水,使其更加离奇新颖,意境非凡。作品中不仅有大片的泼彩渲染山色的苍翠欲滴,同时几笔人物的勾勒也恰到好处,堪称点睛之笔,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发展。

方增 《松阴积翠》

03

童艳杰

除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外,身为文物修复师的童艳杰也有幸在修复过程中亲睹《千里江山图》的风采。跨越时空,以画为媒,执笔青绿,致敬前人,童艳杰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再作新篇。画面青绿设色,绘山峦重重、林木村野、行舟垂钓等景致,全画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作品构思缜密、笔法细腻、色彩艳丽,将诗情画意铺设于整个画面里,统一于青绿的基调中。


童艳杰 《江山千里》

04

王海鹰

此外清代早期,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为首的四王注重以色笔代替墨笔,开拓了文人青绿山水的新境界。

王海鹰 《苏轼诗意》

当代画坛“四王后劲”传承人王海鹰领效先贤,绘写青绿。作品以古贤诗意表现青绿山水的意境,或缜密疏朗,或空旷寂远,将青绿山水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作品以诗入画,笔笔镌妙,尽显青绿山水的清润明洁。

王海鹰 《唐寅诗境》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青绿山水是对技法需求较高的一个门类,而水墨、青绿、宣纸等材料间的真正融合,毫无疑问,对笔端的经营更具挑战。关于技与道,不管是华拓、方增,还是童艳杰、王海鹰,亦或是其他当代杰出的艺术家都在“技近乎道”的理念中先有“技”后升为“道”,使“勾皴点染”“气韵生动”等技法完美的体现出青绿山水的明媚清丽,一展祖国青山绿水的绝美与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