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书画杂谈 > 书画欣赏 > 详情

资讯中心

从沉寂到蓬勃 亲历“名家馆联会”二十六载

书画欣赏 发布于:2021-06-22

刘海粟 复兴公园雪景 1978年 93.8×94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从1995年创建至今已26年。这些年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很快,名家馆联会的出现对于加强名家馆馆际交流,繁荣文化,促进美术创作和公共教育起了不少作用,得到了文化部等各级政府的认可和广大民众的赞赏。名家馆联会和各名家馆办展、著书,仅出版即已超百种名家图书,包括画集、书法集、印鉴、年鉴、传记、论文集、谈艺录、文献集、诗集、全集等等,名家馆的个案研究,亦为美术史研究不断提供有力支持。

回顾旧事,思考联想,有助于继往开来,持续发展。

把“联会”当作一个平台

1988年2月我调入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接受了潘天寿纪念馆基建任务,就介入了名家纪念馆工作,1991年潘天寿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在京获得了“金厦奖”等全国建筑大奖),同年《潘天寿研究》论文集出版(获得首届全国美术图书奖铜奖)。1994年“潘天寿国际研讨会”举办以后,我与潘公凯先生商量是否可以成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书画名家纪念馆联合群体,有助于相互交流学习。开始公凯有点犹豫,他说:“自古文人相轻,这种组织办不大好的”,但他同意我试试看。正好上海筹建朱屺瞻艺术馆张永林、张嘉龙二位先生来访,说起此事一拍即合,于是我走访了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徐庆平、李苦禅纪念馆李燕、李可染纪念馆李小可、南京傅抱石纪念馆傅二石、罗来骏、鄞县沙孟海书学院李立中等多位先生,还有安吉吴昌硕纪念馆、湘潭齐白石纪念馆(筹)等14家名家纪念馆,大家都觉得甚好,接着我就开始起草章程和筹划成立活动,并由潘天寿纪念馆、朱屺瞻艺术馆、黄宾虹纪念馆、吴茀之纪念馆四家馆共同发起成立“联会”。

1995年,在“浦江首届中国书画节”举办之际,中国书画名家馆联合会成立活动在浙江省浦江县拉开序幕,15家纪念馆带来名家馆主精品举办联展。

取名“联会”,含有联合会、联谊会、馆长联席会议的意思,而机构设立,因潘公凯坚持自己不当会长,大家推选我来负责,于是我就提议设理事会不设会长,秘书长无记名投票选举,主持工作。这一来虽然改选过四次,我连续在秘书长岗位上竟然服务了25年之久。

可以把“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会”看成一个松散型民间群众组织,但我始终把它看作一个互动平台,秘书长是平台管理员,负责管理协调而已。

家属支撑绝不可少

联会也好,名家馆亦罢,家属的支撑绝不可少。我看名人家属后代也很不容易,捐了书画作品,还要一直支持这个馆办下去,而且要办好,他们比平常人更操心、更累,责任在身,这是他们天生的使命,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正闪耀着他们对祖辈的孝道。百善孝为先,故斯人斯事非常值得大家敬重。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为什么比美术界其他群体活动更有凝聚力,说到底就是因为有名家馆主家属后裔的参与。

举一些例子很可以说明问题:陆维钊家属对名家馆(陆维钊书画院)经常换领导开始很无奈,陆昭徽先生说:“领导更替频繁,自1995年开院至今,已经历了五任院长,……往往刚刚熟悉,不知不觉间便已到了政府规定年龄,该退居二线了。新任命的一任院长,又要从新熟悉,一切从头开始,非常无奈。后来,我们决定聘请书画院筹建时的具体负责人张汉勇先生为家属代表,他已经退休,但关心书画院,热心于陆维钊诗书画艺术的研究,清楚陆维钊书画院自筹建至今的全部来龙去脉,而且与我们家属始终交往不断,与父亲的生前友好和弟子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们委托他全权代表家属,跟书画院联系,跟父亲的生前友好和弟子们联系。实践证明,此举很有成效。”真可谓用心良苦,令人感动。

又如李苦禅纪念馆真迹展览条件欠佳,李燕先生做仿真作品与真迹轮换展出,包括王雪涛纪念馆的仿真作品都是李燕先生出的钱,做好送上门的。陆维钊、朱屺瞻等不少家属数次无偿捐献作品。这样的例子很多,这样的家属少得了吗?

家属后裔出力、出钱、出作品,客观上既是一尊守护神,又是一位监察官。执掌名家馆的馆长们,你工作好坏要考核,有这么一位监考官在,自然含糊不得,过去就有过家属不满而馆长被撤的先例。“联会”的考官何止十位二十位,所以按潘天寿先生的教导,更要“夹着尾巴做人,如履薄冰”认真做事。名家馆主后裔多数是政协委员,联会圈子光全国委员就有六七位,教授级学者十几位,他们见识广,学术深,个人成就都很高,有他们支持,办好名家馆和联会就有优势。

当然,要办好名家馆,办好联会,主要靠我们同仁的自觉、自律,外界压力是第二位的。我们热爱名家艺术和他们的人品道德,我们敬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我曾经说过,在名家馆工作过的人,就有一种无形的责任在身,就会一生支持名家馆,支持名家馆联会。

慎重接纳成员,老馆带新人

放眼今日的美术界,各种形式的协会层出不穷,也许可用日新月异花样翻新来形容,“联会”却我行我素,闻风不动,20多年来从15家仅仅发展到25家,平均两年多才吸收一个馆加入。我们希望慎重接纳成员,做到有序发展。坚持馆主成就要够高度,馆藏丰富,正常对外公益开放这三个基本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一律暂缓,而且按两年接纳一个的速度控制发展。速度过快,人员过多都会增加我们这样的民间组织的压力,造成东道主举办年会的接待困难。我们讲究的是实效,人员适中,无论展览和研讨都会比较集中,意见容易统一,过去这么多年我们没有发生什么纠纷和摩擦,吸收新成员几乎都是全票通过,这就使我们有限的一点点精力可以发挥到极致,以最小的花费谋求最大的效率。我们讲的“拓展”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我们寄希望于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名家馆的队伍,青年人的知识结构现代,思维活跃,有热情冲劲,但在使命感、责任性方面还需要向老一代美术馆人学习,要安心工作,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做一番事业,把自己的才智奉献出来,要有主人翁的姿态。

26年间,不断书写“美术史”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我国美术馆的建设迎来良好局面。许多地方开始把美术馆当作城市名片和标志性文化建筑,将其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美术馆周边环境也被规划为城市的文化休闲区。

然而,相对而言美术馆发展的灿烂阳光省级大馆受益较多,而作为书画名家馆只有少数馆才沾到些边。

其实,中国书画名家馆是名家艺术博物馆,是真正意义的美术馆,有别于一般的展览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类名家馆分布在全国各地,至少在两个方面很有特点,一是对名家个案的研究,二是对地域文化艺术的推动作用,也为大城市综合类美术馆所不可替代。

“联会”发展至今25家成员馆足以让人刮目相看。吴昌硕、徐悲鸿、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朱屺瞻、李苦禅、李可染、林散之、沙孟海、王个簃、王雪涛、吴茀之、郭味蕖、陆维钊、陆俨少、沈耀初、何海霞、赖少其、宋文治、程十发、周昌谷、钱君匋等一代名流大师,他们耸立于二十世纪美术之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诸家均为美术史重点研究对象,他们的名家馆撑起了全国美术馆的半边天。

“联会”诞生之初,名家馆的同仁已意识到自己工作的责任和意义,记得当时就发出豪言:“我们办名家馆是在‘书写’美术史,‘书写’美术馆史。”

一晃26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就这样向前跨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