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展览 > 艺术展讯 > 详情

资讯中心

壮游与长歌

艺术展讯 发布于:2023-05-23
作者:谢晓冬来源:美术报

莫言 墨仙

三年半前,当王振与中国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携手创办“两块砖墨讯”时,他有几个没想到:一是这个新媒体平台可以做到每周更新一次,二是自己学会了作诗填词。高强度的内容输出和掌握复杂的诗歌格律,都是让他“开始觉得痛苦,现在感到幸福”的事。

快乐的表现,就是可以用书法写自己的原创诗词,一种双重的创造。面对山川风物,不再空自嗟叹,而是灵感勃发,出口成文,同时笔走龙蛇,将其表达记录在纸张之上,诗文与书法同时形成,融为一体,用莫言的话说,这是一种“文墨共生”的状态,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原生面貌。

事实上,“文墨共生”正是莫言与他的山东老乡、书法家、舒同研究会会长王振一起创办“两块砖墨讯”的核心理念。在已经刊发的近150余期墨讯文章中,除了少量援引古代名家诗词、前人集句和新诗作品外,莫言和王振的书法作品大多系自己原创的中国古体诗词。其中莫言的诗文作品尤其多,总量或超过五百篇。

作为素以高产著称的小说家,过去十年莫言有意放慢小说创作步伐,而强化了格律诗词以及书法的学习和创作,试着从一个小说家向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转变。在他看来,格律诗词是通往跟先贤对话的大门,这有助于他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中那些伟大人物的心灵,并与他们为伍。

而书法对于文人来说,更是抒写性情、表现诗文内容的手段,好的书法都是文墨共生的,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莫不如此,书法附文而生。他渴望在写出精彩的格律诗词、古文佳赋的同时,创造出同样精彩的书写。

当然,中国古代先贤和伟大诗人的佳篇名作,多是在山川游览、交游雅集中有感而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莫言与王振携手踏上了“壮游”之旅。自秦汉以来,“壮游”一直是中国历代文人志士提升自我的一项悠久传统,它不是单纯的旅行,而是“怀抱壮志而远游”。

其价值在于促进人生境界的提升和文学艺术的创作。无独有偶,西方自17世纪起,由英国贵族子弟开启的Grand Tour(中文译为壮游)传统,亦强调视野的提升与知识的传播。在中西方,诗文都是重要的知识生产形式。在中国,有李白、杜甫、苏东坡;在欧洲,有拜伦、雪莱和济慈。

2019年的日本之行是莫言和王振结伴壮游同行的开始。在随后的四年内,他们游历东北、西北、华中、山东、北京等地,遍访人文胜景,遥想旧时故事,互相唱和,创作了大量的中国古体诗词和书法作品,代表如《东瀛长歌行》、《鲸海红叶歌》、《黄河游》、《太白若来》、《壁虎亭记》、《夜行船·黄鹤楼》、《御街行·拜苍颉陵》等。

在这些古体诗词作品中,起始于对正在展出的中国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传世墨宝《祭侄文稿》的东瀛朝圣之旅,逐渐演化为对中国盛唐文化、传统中国文人价值、20世纪民族精神、以及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生态变迁,跨文化交流以及中国书法艺术与文学关系的多重思考。

对于莫言和王振而言,用古体诗词反映当下生活和情感,并非简单的“旧瓶装新酒”,相反这里面有很多“似古实新”的发明与发现。通过刻意的训练,遵循中国诗词格律的内在要求、书法的内在法度进行创作,他们不只希望提升自己的诗艺与书艺,还力图通过墨讯文章的传布,再度振兴中华文化中那些富有生机的传统。

例如莫言反复强调的书法要有用,既要书写熟悉的生活,也要把它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如商标、广告牌、店铺招牌、书房对联、客厅装饰、纪念碑刻、节日庆贺、友人通信等,要把书法从现代专业群体为展览和收藏的书写,拉回到为生活服务的日常场景。

还有他反复强调的“文墨共生”,书法尤其要应用在作家或知识生产者的日常创作中。“两块砖墨讯”早先时候还会发布他们抄录一些前贤佳句,随着旅行壮游的展开,他们越来越强调书写自己的原创诗歌。

王振多次见证了什么是“思如泉涌”。在许多旅行中间,莫言只要回到酒店稍作休息,就开始一首接一首的写诗,或五言、或七言,又或一首古风长诗,直到把王振给他准备的宣纸全部写完,铺满酒店房间里的各个角落。他真正像一个中国古代文人一样,一边创作诗词文本,一边写成书法,就像永和九年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为中国后世文人所奠定的那个传统。

王振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能够熟练地用古词牌进行创作,这让他对自己书法的感受也精进许多。在一些地方,莫言作诗,王振作词,两个人互相唱和,这为他们的友谊增加了很多新的乐趣。

本次展览定题为“壮游与长歌——莫言/王振 两块砖墨讯特展”,正是他们这段为期四年壮游历程的阶段性总结。从“两块砖墨讯”发布的数百件诗文与书法创作中,精心挑选二人创作的76件(组)作品,以饷观众,内容既包括墨讯几年中反响热烈的各篇重要文本,书法亦涵盖各类书体、手卷、镜心、册页、对联、小品各种形式。

“长歌”既指篇幅较长的诗歌,也泛指诗文创作,放声高歌。事实上,墨讯发布以来,不只是莫言王振二人发表诗歌和书法创作的平台,同时也因其影响日隆而成中国各地人文胜地的重要推广,并间接推动了莫言同心公益项目(救助西部地区先心病患儿)的落地。

在这个意义上,“壮游与长歌”并不只是一个书法展览和中国古典文学展览。它更像一个“意义之问”,令我们反思生活应该有的面貌与意义,比如,在被算法、人工智能和科技塑造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壮游”,诗歌、艺术和传统对于我们生活的价值,以及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