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书画杂谈 > 书画欣赏 > 详情

资讯中心

流落海外的稀世珍宝——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书画欣赏 发布于:2022-10-24

吴道子“疏体”的代表作之一

能够体现吴道子人物画的绘画风格

中西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

《送子天王图》纸本水墨,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宋人摹本

一张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可以说是吴道子绘画遗存里,年代最早、水平最高的作品。

不妨先来欣赏一下这件笔法精妙、精美天伦的作品。此画装帧形式为手卷,纸本白描,画心尺寸纵35.7厘米,横338.1厘米。

关于《送子天王图》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的《清河书画舫》中,张丑赞曰:“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纸本,水墨真迹,是韩氏(存良)名画第一,亦天下名画第一。”表明其天下第一的地位。

又据茅锥《南阳名画表》:“宋高宗乾卦绍兴小玺,贾似道封字长印,曹仲玄、李伯时、王谦等跋,是吴真迹。”可知,此亦是一件流传有序的传世名作。

将目光投向画面本身,为何《送子天王图》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送子天王图》是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净饭王抱着他进入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画卷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两位天将掣着一条威武有力的怪龙滚滚向前,一位庄严端坐的天神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怪龙朝着天王,似乎做挣扎状。天王的背后有两位天女和一位执笏的神旁立,旁边有一手执箭袋、一手执武器的天将,远处两鬼神作旁观。

画卷的第二部分是一位天女拿着法器走近一座尊神,那神有三个头、四只胳膊四条腿,他坐在石头上,四周有火焰从龙、狮、虎、象的四个头中喷出。左方还有一天女捧着仙瓶,一名天将拿着武器,作朝见状。

作品的主要人物在第三部分:面白清秀的净饭王小心翼翼地抱着太子缓步向前,他后面紧跟着端庄美丽的王妃,即释迦的母亲摩耶夫人,她的近旁还有一位侍者。两个主要人物安详自然,庄严大方。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代吴道子,也就是《送子天王图》的作者。

吴道子的作品极多,但其真迹如今均已失传了。

一是因为他的大部分画是画在寺庙宫观的墙壁上的,随着墙壁的颓圯,画也就毁了。二是摹本太多,真伪难辨。米芾就说“伪吴生见三百本”“余白首止见四轴真笔也”。

今天所看到的吴道子的画,都是后人的摹本,包括这幅《送子天王图》。不过,就像《兰亭集序》一样,虽是摹本,都已弥足珍贵了。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所藏这幅《送子天王图》,基本反映了吴道子的画风。他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使用了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形成圆转而又飘举之势,被称为“吴带当风”。

吴道子像其他绘画大师一样,强调艺术表现必须“传神”。

《送子天王图》中,端坐的天王,双手按膝,愤怒的目光注视着奔来的神、兽。天王的一个卫士使劲拉住兽的缰索,另一卫士正拔剑相向,共同制服了反对者,而天王背后,侍女磨墨,文臣持笏、秉笔,将此圣迹记入史册。

另一方面,净饭王怀抱婴儿,缓缓前行,王后拱手相随,侍者掮扇,则不仅状态安祥,而且流露怜爱之情,尤其是对于得子这一事实,不仅有天女捧炉、鬼怪玩蛇的庆祝场面,更迫使另一神兽伏地而拜了。

吴道子通过人物和神兽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分别写出送子与得子的不同心理状态,更从激动趋于平静的气氛转换,展示了故事发展的层次。

因此,这幅《送子天王图》堪称“以形写神”和寓时于空的一大杰作。

吴道子的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的许多画家所效仿、借鉴,被后世尊为“画圣”,被民间工匠尊为祖师,对后世人物画和白描画影响极大。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画家,就是这样一幅传奇的画作,历经千年流传。这件人物画,无疑达到了历代画家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在吴道子的笔下,“神”通过中国世俗化道路而走向人间了。元代永乐宫,明代法海寺壁画等都是吴道子的风格,敦煌壁画也体现了吴派风貌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