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书画收藏投资 > 拍卖资讯 > 详情

资讯中心

朱剑:《投壶图》中的礼教价值观

拍卖资讯 发布于:2022-10-13
作者:朱剑来源:中国美术报

任伯年 投壶图 中国画 179.4cm×94.3cm 1891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所收藏的《投壶图》是海派画家任伯年1891年创作的一件作品。

任伯年(1840-1895)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是我国晚清画坛的重要画家。任伯年的绘画技艺精湛而全面,人物、花鸟、山水无一不精,被誉为“海派巨擘”。在近现代中国画史上,他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奠基者和变法革新的先行者。创作《投壶图》时,任伯年52岁。

该作品描绘的是一个中国古代家庭里正在组织投壶活动的场景。画面中央,在几株高大的棕榈树下面的石桌旁,坐着一位中年男子,宽袍大袖,慈眉善目,长髯飘于胸前。从服饰特征上看,其前襟系着带结,似乎是一位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一位家长。他看着两位少年(应该是自己的儿子)投壶,怀中抱着幼子。投壶少年的身后,站着两个书童,一个抱古琴,一个抱书籍。很显然,这幅画主要表现的不是投壶的娱乐休闲功能,而是它的教育教化功能。

关于投壶的教育教化功能,据《礼记·投壶》记载,举行投壶礼时,年幼者即弟子在堂下观礼,承担一些服务工作,同时接受礼仪教育。投壶过程中,司射告诫堂下观礼的弟子,要严谨守礼,不得态度傲慢、怠慢,不可以背过身去,不可以隔着旁边的人和离自己较远的人说话,否则就要接受惩罚。

投壶也非常符合古人心性修养功夫的要求。明代王汇征的《壶谱》中一段话:“夫临壶握矢,揖逊相投,让斯形焉;心平体直,审固爱发,敬斯昭焉;疑畏不存,竦慢是警,义斯著焉;随几达变,得心应手,哲斯见焉;偏陂则乖,顺逆适节,中斯著焉。”这段话准确地阐释了投壶应该具有的身心状态,要求投者提升专注度,集身、心之力。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少年正准备投矢,他身前陶质或铜质的双耳投壶中,已然插着一支刚投入的矢。虽然父亲就坐在面前看着自己,兄弟也站立一旁。还有父亲怀中的小弟弟,被石桌上的青铜觚所吸引,似乎正在咿咿呀呀说着什么。身后还有两个书童,正观看比赛。这些本是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却都被少年屏蔽了。只见他凝神屏气,眯起眼睛瞄准投壶。这一刻,他已完全忘记了周遭的存在,扬弃了所有的计较之念,身心一体、天人合一。

《投壶图》的画面中还有一些值得一提的细节,它们也都在传达着作品的主旨——礼教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的贯彻。

首先,是院中几株高大的棕榈树。在中国东南的闽浙赣粤地区,棕榈树的“棕”与祖宗的“宗”同音,种植棕榈有敬祖的寓意。而且,棕榈树四季常青,经霜而不凋,被中国古代文人视为傲岸不屈的人格象征,历代都有诗人歌咏棕榈树。其次,是石桌上摆放的一个青铜觚。青铜觚是商代到西周早期的酒器,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宋代金石学兴起,文人士大夫喜欢收集三代的青铜器,他们认为青铜器是古代圣人用以载道之物,有象征礼仪的功用。宋代仿制商周青铜器之风很是盛行,甚至还催生了青铜器型的瓷器。这件作品中,就有一个和青铜觚放在一起的瓷觚,它们就是社会秩序、家庭秩序之礼的视觉符号。第三,是插在青铜觚和青瓷觚中的折枝桂花。中国文化中,桂花也是君子之德、高雅荣誉的象征。在这幅画中,折枝桂花是清雅自谦品格的寄托,亦是才学出众、前程远大的祝福。第四,是两个书童抱着的古琴和书籍。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诗教、礼教和乐教,认为君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书、投壶、琴,恰恰对应着诗教、礼教和乐教。《投壶图》的细节也能反映出画家观察的细致和体验的丰富。比如桂树一般都是中秋左右开花,这时候虽然气温还不算低,但久坐室外地上,寒气必会侵入身体,所以,画中这位父亲身下便垫着一张裘毯。而画中人物之间的神情、动作也都非常生动,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如父亲抱着幼子望向两个即将成人的儿子,似笑非笑,目光饱含赞许,神情寄予厚望,一位威严而不乏慈爱的父亲形象呼之欲出。两位投壶的少年,在此应该为兄弟二人,根据投壶礼仪,正在投壶的是兄,等待投壶的是弟。弟弟看到兄长已经投进一支,也感受到父亲赞许的目光,心中不免有些紧张。这种情绪可以从他紧蹙眉头盯着前方投壶,稍显僵硬的笔挺身姿,以及将箭矢与衣角一起攥在手中却不自知这些细节,生动地传达出来。更重要的是,画面中父亲、幼子和两个儿子之间虽然隔着石桌,但父亲的衣袖恰好和长子相连。这样一来,父子四人视觉上连成一体,象征着同一血脉不可分割的骨肉关系。再看两位兄弟身后的书童,画家有意地将书童和前面的父子四人拉开距离,中间还画上了栏杆,暗示了他们的身份,与前面的人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两个书童,一个歪头侧脸,抱着几乎和身体等高的琴;另一个弓背耸肩,用下巴和手臂夹着满怀的书。其唯恐琴、书掉落发出声响惊扰主人,怯生生不敢靠近的状态跃然纸上。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副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出站博士后、东南大学艺术学出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