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资讯 > 资讯预告 > 详情

资讯中心

于名川 | 发之真情,达至纯净

资讯预告 发布于:2021-07-08


      发之真情,达至纯净

作者:姚有多

自左至右:李平凡、汤小铭、林墉、姚有多、于名川、王玉珏、范曾、张惠蓉、陈衍宁在于名川家做客。

名川是我多年的老友。在文革期间,我从干校调回北京,协助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结识了这位瘦瘦高高的老校友。那时他在历史博物馆负责通史的陈列设计以及有关绘画、书法的复制工作。然而,在交往中得知他实际上对中国水墨画很有兴趣,我们常常对中国画的一些问题交换意见。我发现名川对艺术的见不同一般、颇有深度,他的绘画基础很扎实,人更是很有才气,知识面广,如果在中国画方面深入下去一定会有成就。可惜他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着设计及编辑工作,默默地为美术事业做了很多服务工作,专业上比较杂。然而凭着他的才能加勤奋,可以说搞一样精一样,这是很难得的。


于名川作品

对于绘画,尤其是水墨画,他一直在默默地耕耘着,当我得知,他要出一本画册、又看到了他这一批水墨画及水彩画时,很感惊奇,也很激动。作为一位杂家,竟然能画出如此水平的水墨画,怕要愧杀不少专业家了。从这一张张清丽、生动的画面,可以看到老友在编辑工作之余所付出的艰苦劳动。我感到,这批画的特点,首先是画家把他的多方面艺术知识、修养融合得十分统一。他的水彩画带有浓厚的中国画特点,语言简练,颇有意境;他的水墨画融进了不少水彩画及设计的艺术语言,打破了中国画笔墨的程式框框,使中国的墨韵与水彩的彩韵交相晖映,造成一种透明的情趣和韵律,自有一种新意,这是很可贵之处。

于名川作品

第二个特点是他的作品的境界,有情、有境、有意、有趣。中国画家讲究“画者心画”,从名川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画家的心境,心声,可以看到画家在作画时全身心的投入, 没有功利,超脱尘俗,只有画家自我对大自然的感受。这是正确意义的自我表现。这样的作品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商品气息,纯是画家情感,意趣、品格的自然流露。名川的画就是这样纯——单纯、纯净。这是一种淡雅、朴实的意境,一种摆脱世俗利禄的纯情艺术。它比之当今某些人鼓吹的所谓“新文人画”更具有文人画精神之实。某些新文人画只是打着文人画的牌子,行其追逐西方现代派观念之实而已,故其表现的意趣,充满着俗气。名川作画只是自娱,因此才能真正娱情,才能发之真情达至纯净。当然不能说画家已经达到了很成熟很高的水平,如果画家能对中国画传统,包括中国的绘画理论、美学观点、艺术规律作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中国画实践的时间再多一些,今后必将更上一层楼。这本画册的出版,既是名川艺术的小结,又是他真正从事水墨画艺术的开端,我相信,名川一定会创作出更成熟、更高水准的中国水墨画,为中国水墨画增添一朵新的奇葩。

艺术家简介

于名川,自幼习画,十四岁参加烟台市美术研究会,十六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先后在中央美院附中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艺术门类设计广泛,有着深厚的中国画和水彩画基础,艺术思想理论独树一帜。在书法篆刻方面也有所成就,在邮品设计、展览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美术设计领域颇有造诣。历任全国美展第九、十、十一届评委、人民美术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主任、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艺术顾问、《中国艺术》、《美术之友》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书画赏析》栏目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名誉主任等。

作者简介

姚有多,1952年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教于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诸大师,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系第二画室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